刚抵达马尼拉时,有位经验丰富的记者说:“十年前兵败马尼拉时就下着雨。”如今,当中国男篮再次低头离开马尼拉时,这里同样下着倾盆大雨。
十年前的马尼拉,中国男篮在亚锦赛八强战中被35分大逆转,首次败给了中国台北。四年前的9月2日,中国男篮在世界杯不敌波兰,无缘奥运会。这两段历史,都成为了中国篮球的阴影。
现在,中国男篮又一次陷入了困境。
9月2日,中国男篮在2023年男篮世界杯排位赛的最后一场以21分的差距惨败于菲律宾,再次无缘奥运会的参赛资格,连奥运落选赛的机会也没有获得。
同时,这也是中国男篮在世界大赛上首次输给了亚洲球队。
赛后的发布会上,记者的第一个问题是:“谁来负责?”乔尔杰维奇在记者和翻译之间来回游移了几秒钟,然后停顿了一下说:“我知道中国男篮打出了世界杯历史最差的战绩,每个人都有责任,主教练是第一责任人,我们会在后续的训练和比赛中逐步提高。”
确实,在之前的比赛中,乔尔杰维奇让胡金秋坐板凳,后两场比赛完全不让王哲林上场;当面对波多黎各选择绕过防守时,结果被对方的后卫投中三分;当面对克拉克森几乎疯狂投篮时,依然选择摆出联防的阵型……中国男篮每一场惨败,乔尔杰维奇的临场调度都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赢得安哥拉比赛后,乔尔杰维奇的态度有些软化:“球员会犯错误,教练也会犯错误。”
但是,每场比赛都犯错,除了个人执教能力的问题外,或许真正的原因是他对中国篮球了解不够,并且过于固执和傲慢。
这也是为什么担任比赛解说嘉宾的杜锋这两天反复强调:“这不是我们男篮的真实水平!”而解说员杨健则带着哭腔说:“就是觉得挺不甘心的,也为我们的队员感到委屈。”
世界杯开始前,中国篮球似乎做了一切能做的事情——请来外教,进行欧洲拉练,引入归化球员李凯尔,解决周琦的合同问题……然而当五场比赛结束后,这些准备都成了问号。
乔尔杰维奇没有摸清中国球员的使用说明书,李凯尔的球风也不是中国男篮最需要的,国内球员的状态和信心同样没有实质性的提升。
于是问题越积越多,直到最终爆发。
篮球本质上是一项对抗性的运动,比的是身体素质、身高、投篮技巧、移动能力、体力、掩护质量、场上应变等等。拥有一两项不足是正常的,即使是美国男篮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只要长处突出,就有一战之力。
但是当中国男篮每场比赛都暴露出不同的不足时,这只能证明中国篮球在各个方面确实存在差距。
比赛残酷,现实不会说谎。当你无法投进那些空位投篮,无法保持体力到最后一节,那只能说明平时的水平不够。
赛后,赵睿坦然承认:“实际情况是,我们的联赛强度和世界杯比赛有很大差距,不足以发挥出应有水平。我们需要找到提高的办法。”
在信息时代,世界上的篮球发展趋势都很相似,训练方法也是如此。当全球篮球发展都趋于透明时,跟不上潮流只能证明一件事:缺乏训练。
四年前,中国男篮给人的感觉是一夜之间天堂和地狱的转变,好像只要我们发挥好那次发球,中国男篮的实力就可以进入世界杯16强。
然而四年后,中国篮球不仅没能获得直接晋级奥运会的机会,甚至连参加落选赛的资格也没有。
用中国女足球员王霜的一句话来说:“出线了又能怎么样呢?”中国篮球的问题,不仅仅是小组出线和晋级奥运会能解决的。
与其费尽心思想办法挤进奥运会只为被“虐菜”,还不如好好思考一下,我们到底要打什么样的篮球。
隔壁的日本队确实利用了时机和优势,但他们能够闯进奥运会,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一个个投进的关键三分球。
如果说世界杯惨败给中国篮球带来了什么,或许是中国男篮将成为最早备战下一个大赛周期的球队。
当然,四年前我们也是这样安慰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