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队连续击败德国和土耳其之后,《足球报》也对日本足球进行了评价。文章认为,日本足球能够发生质变的原因既包括宏观层面上联赛、青训和海外留洋等方面的积累,也包括微观层面上森保一对球员信心的不断提升。

首先是关于旅欧球员的数量和质量。

在日本队的26人大名单中,有21人在欧洲踢球,并且他们都效力于五大联赛以及荷甲、比甲、葡超和苏超等主流联赛。

如果再加上五大联赛的次级联赛和欧洲的小联赛,本赛季在欧洲效力的日本球员超过80人,足够组成8支“欧洲纵队”!这是其他亚洲国家无法比拟的,即使是一直与日本相提并论的韩国也相差很远,他们只有22人,并且有的甚至没有打上主力位置。

而且,日本的旅欧球员在俱乐部中多数都是主力球员,这可以确保他们在比赛中获得足够的经验,并且有自信去与欧美球员进行对抗。这给他们从数量上到质量上实现质变提供了机会。

其次,日本球员在两次击败德国的过程中经历了从自卑到自信的转变。

在世界杯上击败德国只是靠比分赢了,内容上完全处于下风,但是这次对阵德国队的胜利让日本队变得更加自信。过去290天中,射正数从3次增加到了11次。

而对阵土耳其的比赛,日本队轮换了多达10名球员。战术阵型也从442变成了433,再到4231,而且场上形势发生变化时,还会变成三中卫。可以说,世界杯打开了森保一的眼界和自信心。

最后,坚持不可或缺地是导致日本足球质变的原因。

日本队的质变建立在成熟的技战术体系和球员纯熟的个人技术之上。同时,不断与世界强队进行交锋,积累经验并总结教训后,球员们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这才是从数量变到质量的关键。

一个细节是,在4比1大胜德国的次日,日本全体队员继续进行训练。尽管取得了如此大的胜利,但日本队并没有骄傲起来,而是按照原定的训练和比赛计划继续执行。

日本足球:自卑转变为自信,迎来质变

相比之下,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探索和遭遇的挫折几乎与日本足球同步,但是30年后,我们只剩下“羡慕嫉妒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