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体坛周报》记者王晓瑞的报道,浙江足球俱乐部正在尝试进行股权改革,他们仍然倾向于选择混合所有制,甚至可能会有新的股东加入,除了绿城房地产集团和浙能集团之外。

离亚冠资格赛还有两周时间,8月9日,浙江队终于确定能够正常参赛了。

在浙江队资金困境困扰了大半年之后,得益于浙能集团作为俱乐部股东之一同意先期支付一笔费用,目前的危机暂时得到了缓解。

了解情况的人透露说,虽然这笔费用只能算是少量(大约5000万),相比每年总预算4亿而言,但完全足够起到短期救急的作用。

不过,这次临时救援并不意味着俱乐部的未来发展方向就会明朗起来。

今年8月初,一些媒体曝光了浙江队陷入资金困境的情况,这在圈内并不是什么秘密。

早在去年足协杯决赛前,球队就听说了绿城集团作为股东之一在2023年将会对投入有所控制的消息。

然而没想到的是,形势比他们想象的更加紧急和严峻。

年初,绿城房地产集团并没有向俱乐部投入资金,浙能集团作为持股50%的另一家股东也暂停了打款。

毕竟按照股权改革协议,两家股东是约定以“同薪同酬”的方式进行投资。

具体到本赛季,两家公司共计投资了2亿元,总预算达到了4亿。

然而在过去的半年里,俱乐部一分钱也未能收到。

幸运的是,在进行了沟通和多方协调之后,浙能集团同意在亚冠开赛前两周先期支付一笔费用。

如果俱乐部的运营良好且稳定,他们将会继续增加投资,但数额不会太大,主要是用于保障正常运营。

在意识到潜在危机的同时,俱乐部也努力自救,他们曾经瞄准过蚂蚁集团。

在寻求合作的过程中,去年冬天,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甚至被邀请到中泰基地参观俱乐部。

除了参观俱乐部之外,当时蚂蚁集团还与浙江俱乐部员工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赛。

然而,之后的发展没有进一步的消息,据说蚂蚁集团对足球的兴趣并不大。

包括在今年陷入资金危机初期时,俱乐部曾寻求浙江省民营企业的帮助,这被认为是一种迅速解困的良方。

然而经过几个月的调研和沟通后,几乎没有民企示意有意提供帮助。

事实上,浙江足球俱乐部目前暂时走出困境,主要还是依靠省级能源类国有大型企业的出资。

了解情况的人称,在正在酝酿的下一步股权改革方案中,这仍然是一个主要方向,而且首选是混合所有制。

浙江队寻求蚂蚁集团协助,后者对足球兴趣不高

也就是说,假设绿城决定退出,俱乐部完全由浙能一家持股,类似于久事全资控股申花的模式,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相对而言,最有可能推进的方案是绿城持股50%的比例减少,同时引入一家新的企业投资,但涉及到俱乐部经营权的分配问题。

毕竟,目前等量持股的合作关系非常和谐:俱乐部、一线队以及青训的运营权,由绿城负责,浙能负责后勤保障。

当然,如果真的有第三家企业注资,俱乐部一年的总预算是增加还是减少,同样值得关注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