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一直备受关注,但是国足在亚洲足球舞台上,却已沦为三流球队。为什么国足的水平如此之低?
1、培训体系不健全
相比于其他足球发达的国家,中国的足球培训体系相对落后。过去的培训方式只注重体能、技巧的训练,而缺乏智力方面的培养,因此导致中国球员在比赛中缺乏智慧、不会做决策。
人才培训方面的另一个问题是,对于年轻球员的选拔和管理方面缺乏科学化。缺少吸引青少年投入足球的计划,许多年轻球员缺乏充足的比赛机会。
2、专业化管理的不足
足球是一项有非常明确的组织架构的团队运动。在中国,很多足球俱乐部的管理仍处于个人英雄主义和以输赢为主导的思维模式下,缺乏合理的组织架构,更没有实质性的专业且系统化的管理模式。
与此同时,中国足球的传统因素和盲目的大规模投资让一些俱乐部只关注即刻的成果,特别是在引进外援和培养本土球员方面的投资不平衡,从而导致球队整体战术水平的恶化。
3、文化差异与意识形态认知
足球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自治、不合群、刚愎和不屈不挠等特点,这些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难以融合的。当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摆脱不了自卑、虚荣等因素的影响时,他们很可能会走向自我封闭,从而导致国足的整体战术水平低落。
意识形态的问题也是影响国足水平的重要因素。很多中国人对足球的认知是片面的、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例如,认为只有华丽的技巧和单纯的进球才是足球的最高表达,忽视了足球的整体性和战术要素。
4、竞技体制的问题
在中国,足球竞技体制的重心是在联赛形式上,对于冠军的奖励非常注重,但不考虑赢球的方式和准则。在中国的足球比赛中,大多数球队没有对手可言,因为所有的球队都在进行同样的靠垫、吓唬和侵害对手的比赛。
另外,球队在比赛中不能获得足够的财政收益,因此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招募和培养好的本土和外国球员。相比之下,在国外,由于体制和政策的支持,许多俱乐部能够建立完善的训练基地、吸引足球明星和为赢球承担巨大的经济责任。
5、缺乏足球文化氛围
在中国,足球文化并不像足球强国那么深厚,这已成为制约中国足球发展的一个因素。缺少同行间的交流、欣赏、追逐足球文化的过程和美感,会导致整个足球环境和氛围的匮乏。
当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与足球文化背道而驰时,整个足球环境和氛围也会导致肆意和爱好的缺乏。当球迷把足球比赛视为展示个人情感的平台时,将导致对裁判员的攻击和辱骂,从而影响到中国足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总结
以上是导致中国足球沦为亚洲三流的原因。要让国足重新崛起,不只是注重选择好外教和引进优秀球员,更需要对整个足球文化和体制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
足球领域需要科学的体制和政策来支持优秀足球文化和职业化管理。通过制订先进的培训计划、加强联赛竞争和管理机制、加强中外交流和人才吸引计划等措施,让全民掌握足球文化、依托其发展足球运动,才能真正实现对于足球产业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