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联赛间歇期的第一天,武汉三镇的一则重大官方公告引起了中国足球界的轩然大波。公告宣布,从今年9月1日起,投资者将停止向三镇俱乐部注入资金。

这一消息在中国足球圈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担忧,尤其是考虑到之前一支新晋中超冠军的解散给人们带来的伤痛至今未能消散。若这样的悲剧再次上演,无疑将给中国足球这个已经处于低谷中的行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尽管目前三镇的状况尚未达到最糟糕的程度,但无数人都对这支球队的未来充满关切和忧虑。

8月28日上午,在俱乐部发文送别埃德米尔森之际,三镇球迷还怀着不舍、复杂的情绪,沉浸在功勋球员的离队和对亚洲冠军联赛的展望中。然而,在当天下午17点08分,一则名为《要闻简报》的官方公告如同一颗炸雷,让所有关心武汉三镇的球迷都陷入了忧虑之中。

三镇俱乐部通过官方平台发文宣布:“俱乐部投资人日前来函再次确认,自2023年9月1日起,停止对三镇俱乐部投入资金,同时,投资人明确表示:1。截止2023年8月31日,俱乐部所有债权债务由投资人承担,确保停止投入资金之日,俱乐部零负债;2。同意将其持有的三镇俱乐部100%股权以零对价的方式无偿转让;3。愿意将其投资兴建的三镇俱乐部基地继续无偿提供给三镇俱乐部使用;4。将一如既往关注支持武汉足球,不改初心深耕武汉青训。”

在对投资人的贡献表示感谢之余,三镇俱乐部还明确了俱乐部的基本情况,即“停止投入之日前零负债”、“以零对价的方式无偿转让100%股权”以及“继续无偿提供基地给俱乐部使用”。这些举措展示了武汉三镇原有投资人对武汉足球的情怀,也显示了武汉足球在过去的辉煌阶段以及投资人所提供的持续支持下的背景。

至于球队内部,俱乐部已在上周日向球员通报了这一消息。然而,考虑到本赛季中超联赛尚未结束,球队即将开始的首次亚冠之旅,当前的紧要任务仍是在困境中坚持完成双线任务。同时,俱乐部也将积极寻求股改和转让,以延续武汉足球在顶级联赛中的存在。

政府参与股改已成为中国足坛近年来陷入困境的俱乐部自救的主流选择,而三镇也迈出了这一步。根据公告所述,自从2023年初向省市相关职能管理部门提出股改方案以来,三镇俱乐部得到了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的积极推动,股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和实质性突破,俱乐部对于年内全面完成股改充满信心。

武汉足球伤痕累累:三镇状况尚未触底

鉴于目前俱乐部的现状和投资人的态度,三镇的股改前景仍然被看好。与之前股改失败的案例相比,无论是天津天海、河北队、江苏队、广州城还是重庆两江竞技,它们都因历史债务问题而在关键时刻倒在了资格审核之前。而在成功案例中,最近完成了第二次股改的河南足球俱乐部,原投资人建业集团虽然完全退出,但胡葆森董事长承诺将负责以往的债务。就连更早前万达接手大连队时,他们也接收了债务并为大连人提供基地。

目前,三镇俱乐部没有历史债务,投资人也将继续提供基地使用权,愿意继续赞助球队,并为球队留下了具备竞争力的球员结构和完善的青训体系。这给接手者留下了一个可期待的未来。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公告中提到“股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但历史的经验表明,俱乐部易主并非一蹴而就的事。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股改不顺利或者无人接手,三镇将面临生存危机,与之前许多俱乐部一样,他们很可能会在本赛季结束后面临解散的命运。

从9月1日起,俱乐部将停止获得新的资金注入,更别提下个赛季的投入和预算了。如果走到这一步,卫冕冠军解散的可能性也不可忽视。

当然,这并不是所有支持三镇、关心武汉足球的人们愿意看到的结果。前有光谷队退赛,武汉长江队解散尚不足一年,如果三镇也走上同样的道路,不仅将给中国足球带来沉重打击,也将成为武汉足球的悲哀。

其实,相比于必然导致解散的“绝路”,如果俱乐部暂时无法成功进行股改,武汉球迷或许更希望三镇选择另一条道路:缩减预算,以较低成本运营,至少保留